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年来,老年人的消费市场迅速形成,老年保健品销售市场也迅速崛起。但是,现实状况是各种保健品商家良莠不齐,其中不乏浑水摸鱼的商家,生产了不少假冒伪劣保健品,使老年人身心、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以礼品为诱饵推销保健品
今年79岁的王奶奶,家住西宁市城北区,由于岁数大,王奶奶的腿一到阴雨天就疼痛难忍,看了多家医院都效果甚微。
去年11月份,王奶奶听说西宁市城中区西大街有一个出售“清宫长春胶囊”的保健品销售活动。据说,此保健品对老年人常见的一些疾病非常管用,活动现场还会免费赠送磁疗仪等礼品,于是她就来到销售现场。到了现场后,王奶奶在工作人员的极力介绍下,交了500元的订金并留下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之后几天王奶奶经常收到工作人员寄来的一些生活用品。过了一周后工作人员联系到王奶奶说:“只要吃上我们这个药几个疗程,就能根治你的病。”工作人员还将其他老人治病的案例介绍给王奶奶。信以为真的王奶奶又花费了1998元购买了这款保健品。
然而回家吃了几个疗程后,王奶奶发现工作人员吹嘘的神乎其神的药品,并没有任何效果,于是她就给家人说了这件事,在家人的劝说下,王奶奶这才意识到自己是上当受骗了。随后,王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西宁市城北区消费者协会寻求帮助,经过协调,最终商家退还了王奶奶2000元。
前脚卖保健品后脚关门走人
“真是纳闷,母亲平时省吃俭用的,为啥会这么热衷去听‘专家讲座’和‘名医坐诊’,还花几千元钱买东西。”说起买保健品被骗,冯先生愤怒不已。
2018年9月,冯先生发现母亲有些异样,冯先生说:“那段时间母亲隔三岔五就往家里买回一些保健品,有药酒、胶囊等。起初我没在意,以为她是在药店买的,可慢慢发现有些不对劲,这些保健品包装都非常粗糙,有些字体还很模糊。”冯先生和母亲聊天后得知,每天早上母亲和小区周边的一些老人都会去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一家名为“创义美养生阁”的养生机构听课,讲的都是保健品功效神奇能治多种老年疾病等,听完课后还会给老人赠送一瓶小药丸或药酒等小礼品,在获得老人的信任后,便开始推销保健品给老人。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冯先生的母亲就购买了4000余元的保健品。意识到母亲上当受骗后,冯先生想和这家养生机构协商退还钱款,可是2018年10月29日,当冯先生找到这家养生机构时,却发现已经大门紧闭,只在门口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电话号码,冯先生拨打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
打着免费旅游的幌子推销保健品
2018年7月,家住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张先生被当地某旅游公司,以组织20名老年人免费旅游邀请前去参加一场演讲活动,到了现场,工作人员给到场的老年人开始推销保健品。
张先生回忆:“工作人员说这个产品能提高免疫力,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有抗衰老等功效,而且现场还让一些吃过这个保健品的老年人现身说法,当时听完觉得这个保健品对糖尿病患者降糖效果非常好。”平时就很重视自身保养的张先生一听就动心了,掏钱购买了保健品。可张先生回家后,家人发现该保健品根本不适合老年人食用。意识到自己被骗的张先生,在家人的协助下,向共和县消费者协会投诉,经海南州共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对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处以6000元罚款。
老年人勿盲目购买保健品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提醒老年消费者:对食品、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的违法违规行为,要擦亮双眼,提高防骗意识。
要到证照齐全的场所购买产品,特别要注意有没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如果通过网络、会议、电视、直销和电话等方式购买产品,要确认商家的资质信息——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
要仔细查看标签上标识的产品信息,做好“四不”:坚决不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坚决不买标签上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的产品;坚决不买标签或者说明书上称可以预防疾病、有治疗功能的产品;坚决不买标签上没有保健品批准文号,还声称是保健品的产品。
科学、理性看待保健品广告和宣传,以销售产品为目的的知识讲座和专家报告等活动,不要盲目参加。
另外,购买保健品时要注意查看产品包装标识上的批准文号、相关功能、生产厂家等信息,索取并保留好相关票据和凭证。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查询相关信息,或者咨询医药卫生等监管部门。发现上当受骗,或者发生保健品消费纠纷,及时拨打12315消费者举报投诉电话。 |